外滩的“海鸥”记事

  拍摄于1984年, 制片/雍和 编剧/马后炮
  1984年的外滩,如果不加细细辨别,没有谁认得出来了,几乎就像是一条普通的河道。我们已经习惯了有东方明珠的外滩,有金茂有环球中心的外滩,习惯了黄埔江对面像一道墙一样的建筑。但是这就是外滩。外滩边上第一座玻璃幕墙裹身的联谊大厦,是在拍摄这一张照片第二年1985年亮相而成为外滩新宠的,虽然后来此楼被公认为狠狠煞了外滩的风景。
  可以为外滩佐证的是游人,是手持照相机、为外地游人拍照赚点小钱的老人,还可以佐证的是老人手里的照相机:“海鸥”。“海鸥”照相机,记载的远远不是国产照相机的历史,它记载的是上海的都市时尚历史,记载的是几十年间上海青年男女恋爱方式的历史。外滩是所有恋人都去过的地方,老人身后的水泥围栏,就是后来著称于世的恋爱墙。如果用当下的外滩之美衡量,多半也是会被拆掉的,只是拆的人不明白历史之美和时尚之美区别在哪里。谈情说爱,照相机就是从初恋到热恋的催化剂。拥有一只“海鸥”一定就是恋爱的加分因素。不知有过多少只“海鸥”曾经在外滩徘徊。
  摄影家陈海汶有着强烈的海鸥情结。去年,他一掷数百万元,将即将销毁的海鸥流水线买了下来,在田子坊他的“老相机制造坊”里,珍藏版的海鸥照相机已经下线。当海鸥照相机的金属机械发出卡擦卡擦声响时,正与79.25米高空传来海关大楼的悠扬钟声回旋在一起,也是一绝。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