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表于2017-03-20日
晴天霹雳:双胞胎弟弟患绝症
2014年4月的一天,正在广州家里的林福松,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是弟媳的来电:“大林哥,福溪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电话里,弟妹的声音中带着哭腔:“你快来看看他吧。”
林福溪是林福松的孪生弟弟,是贵州六盘水化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弟弟只比哥哥小15分钟,打小开始,两兄弟长得像一个模子刻下来的,笑起来的声音都一样。两人感情很好,有着共同的爱好,喜欢科普和音乐。哥哥林福松会拉小提琴,弟弟林福溪性格爽朗,有点没心没肺,特别喜欢唱歌。两人也有争吵的时候。有一次,母亲让他们去河边抬水,可两人为绳子是否在中间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愿意吃亏,直到最后从路边捡一根稻草量好距离,才不再争了。
40多年前,支援三线建设,兄弟俩从安徽老家来到贵州,并在贵州清镇安家。那里比较偏僻,兄弟俩没事就到当地邮局看到杂志,一看就是半天。有一天,从科普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遗体捐献的文章,林福溪饶有兴趣地问哥哥:“哥,人死了就没了,如果让你捐献遗体,你肯吗?”林福松并没有意识到弟弟的含义,随口回答:“一般情况,很多人是不会接受的。”林福溪不解,问道:“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知道疼痛了,为什么不肯把遗体捐出来供医学研究呢?”林福松一愣,想到将来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他觉得应该跟弟弟探讨一下,便说:“人死了,遗体在,亲人可以和他告别,但如果捐了,就直接拉走了……”林福溪不以为然地看着哥哥:“哥,可如果捐了遗体,是做好事啊,还能给家里省下办丧事的钱,何乐而不为呢?”就在那天,小哥俩达成约定,将来都要捐献遗体。
1984年,林福溪和本厂的姑娘于秀艳喜结连理。次年,儿子出生了。林福松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缘分,但这并不妨碍两兄弟的感情,他们依然在一起探讨科学,吹拉弹唱。2012年,林福松提前退休到广东,陪母亲一起生活。此时,林福溪的儿子从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林福溪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他和妻子商量着,等他退休了,就到广东去和母亲哥哥团聚,享受天伦之乐。2014年春节,林福溪到广州看望母亲时,两兄弟再次相聚。提及不久以后就退休的事,林福松很轻松地说道:“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好好在一起了,我又有知音了!”林福溪笑着点了点头,也盼望着这一天。
然而,一直健康硬朗的林福溪突然感觉腹部疼痛难忍。在妻子的陪同下,他到贵阳肿瘤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他跌入深渊:他被确诊为肝癌,并且出现肝衰竭,任何治疗都无济于事……
接到弟妹的电话,第二天下午林福松就赶到贵阳市肿瘤医院。途中,他一遍遍想象和弟弟见面的情景,心想,弟弟肯定会抱着他痛哭一场。到了病房,护士正在给弟弟量体温,可林福溪却轻松地开着玩笑,逗得护士咯咯直笑。见到林福松,林福溪连忙欠身,微笑着说:“哥,你来啦,好久没见,我想死你了!”示意哥哥坐下之后,他继续和护士开玩笑。林福松很吃惊,他没想到弟弟居然没哭,更没有拥抱他,向他含泪诉说。林福松心里阵阵刺痛,他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侄子回来了吗?”弟妹于秀艳红着眼圈说:“说请了探亲假,明天回来!”
第二天,林福松在医院门口见到风尘仆仆的侄儿。侄儿问:“伯,爸怎么样了?他心情如何?”林福松眼圈一红,极力忍着泪:“你爸啊,亲朋好友来了一拨又一拨,见了他都掉泪了,他居然一点眼泪都没流,跟他们尽开玩笑哩。”侄儿说:“伯,我爸一向开朗乐观,难道他就真的一点都不怕死?”林福松摇摇头:“孩子,都说我最了解你爸,这次他太淡定了,让我都不认识他了。”
令林福松更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林福松一个人在病房照顾弟弟时,林福溪突然对他说:“哥,我知道我快要走了,你可不要忘记我们当初的约定哦!”约定?林福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没等他发问,林福溪就说道:“我们当初说好的,一起捐献遗体,为社会做贡献啊!” 弟弟这分明在安排后事呀!林福松一怔,只好顺着弟弟的意思开玩笑道:“你捐了,就不怕医生在你身上千刀万剐啊!”林福溪听了更乐了:“只要能最后为社会做点贡献,千刀万剐算啥。”
第二天,林福溪将这事跟儿子和妻子说了,尽管开明的儿子认同父亲的想法,可于秀艳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她觉得他们就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老百姓,没必要这样做。林福溪理解妻子,他尽力地劝说,执著地坚持着。见说不服丈夫,又怕影响他的情绪,于秀艳只得含泪同意他的做法。
捐了遗体还要举办生前告别会
几天后,林福松联系到一个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请求他帮忙联系弟弟捐献遗体的事。那志愿者是贵州省红十字会捐献遗体服务队的队长,接到电话后,他迅速来到医院。在病房里,见到面带微笑的林福溪,那志愿者便拿出手提电脑,准备给他播放关于捐献的宣传知识视频。可还没等他打开,林福溪就微笑着打断道:“先生,捐献知识我们都懂,我有思想准备,你直接给我办就是了!” 那志愿者很吃惊:“我做过很多捐献服务工作,还没见过死亡之前,像你这样平静的人呢?”一旁的林福松莞尔一笑。因为那志愿者不知道,弟弟早在多年前已和他有过约定了。
第二天,红会的几个工作人员给林福溪办了捐献手续。林福溪非常高兴,还特意和哥哥留影纪念。当笑容灿烂的孪生兄弟定格在镜头时,护士争相看他们的相片,乐翻了天:“他俩真是太像了,几乎让我们认不出来了!”林福松笑不出来,他只想哭。夜深人静,守在弟弟床前的他,了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熟睡中的弟弟,心想:多么好的弟弟呀,可自己却很快就要失去他了。如果弟弟没得这个病多好啊!
就在林福松打算好好陪弟弟度过最后时光时,林福溪又做出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这天,那位志愿者特意来医院看望林福溪,闲聊中,他们又谈到生死的话题。林福溪当即脱口而出:“死亡其实是另一种存在方式。我想举办一场人生告别会。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人死了拉到火葬场,之前,亲朋好友送些花圈花篮,算是送完最后一程。可我要捐献了遗体,就没这种机会开追悼会了,不如提前送我一程……”这正迎合了多年做捐献服务的那位志愿者的心意。一旁的林福松也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举双手支持他的想法。然而,兴奋之余,那位志愿者却还是有点犹豫地说:“你还是和家人商量好,如果同意了,我就负责给你搞!”林福溪爽快地答应了。 弟弟决定为自己举办人生告别会,这样的场面毕竟只有在电影中才出现,现实生活中至今在全中国还没有人做过。对此,林福松又不禁有点担心,首先弟妹和侄子能接受吗?
2014年4月的一天,正在广州家里的林福松,手机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是弟媳的来电:“大林哥,福溪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电话里,弟妹的声音中带着哭腔:“你快来看看他吧。”
林福溪是林福松的孪生弟弟,是贵州六盘水化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弟弟只比哥哥小15分钟,打小开始,两兄弟长得像一个模子刻下来的,笑起来的声音都一样。两人感情很好,有着共同的爱好,喜欢科普和音乐。哥哥林福松会拉小提琴,弟弟林福溪性格爽朗,有点没心没肺,特别喜欢唱歌。两人也有争吵的时候。有一次,母亲让他们去河边抬水,可两人为绳子是否在中间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愿意吃亏,直到最后从路边捡一根稻草量好距离,才不再争了。
40多年前,支援三线建设,兄弟俩从安徽老家来到贵州,并在贵州清镇安家。那里比较偏僻,兄弟俩没事就到当地邮局看到杂志,一看就是半天。有一天,从科普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遗体捐献的文章,林福溪饶有兴趣地问哥哥:“哥,人死了就没了,如果让你捐献遗体,你肯吗?”林福松并没有意识到弟弟的含义,随口回答:“一般情况,很多人是不会接受的。”林福溪不解,问道:“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知道疼痛了,为什么不肯把遗体捐出来供医学研究呢?”林福松一愣,想到将来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他觉得应该跟弟弟探讨一下,便说:“人死了,遗体在,亲人可以和他告别,但如果捐了,就直接拉走了……”林福溪不以为然地看着哥哥:“哥,可如果捐了遗体,是做好事啊,还能给家里省下办丧事的钱,何乐而不为呢?”就在那天,小哥俩达成约定,将来都要捐献遗体。
1984年,林福溪和本厂的姑娘于秀艳喜结连理。次年,儿子出生了。林福松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缘分,但这并不妨碍两兄弟的感情,他们依然在一起探讨科学,吹拉弹唱。2012年,林福松提前退休到广东,陪母亲一起生活。此时,林福溪的儿子从同济大学硕士毕业,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工作。林福溪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他和妻子商量着,等他退休了,就到广东去和母亲哥哥团聚,享受天伦之乐。2014年春节,林福溪到广州看望母亲时,两兄弟再次相聚。提及不久以后就退休的事,林福松很轻松地说道:“到时候我们又可以好好在一起了,我又有知音了!”林福溪笑着点了点头,也盼望着这一天。
然而,一直健康硬朗的林福溪突然感觉腹部疼痛难忍。在妻子的陪同下,他到贵阳肿瘤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他跌入深渊:他被确诊为肝癌,并且出现肝衰竭,任何治疗都无济于事……
接到弟妹的电话,第二天下午林福松就赶到贵阳市肿瘤医院。途中,他一遍遍想象和弟弟见面的情景,心想,弟弟肯定会抱着他痛哭一场。到了病房,护士正在给弟弟量体温,可林福溪却轻松地开着玩笑,逗得护士咯咯直笑。见到林福松,林福溪连忙欠身,微笑着说:“哥,你来啦,好久没见,我想死你了!”示意哥哥坐下之后,他继续和护士开玩笑。林福松很吃惊,他没想到弟弟居然没哭,更没有拥抱他,向他含泪诉说。林福松心里阵阵刺痛,他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侄子回来了吗?”弟妹于秀艳红着眼圈说:“说请了探亲假,明天回来!”
第二天,林福松在医院门口见到风尘仆仆的侄儿。侄儿问:“伯,爸怎么样了?他心情如何?”林福松眼圈一红,极力忍着泪:“你爸啊,亲朋好友来了一拨又一拨,见了他都掉泪了,他居然一点眼泪都没流,跟他们尽开玩笑哩。”侄儿说:“伯,我爸一向开朗乐观,难道他就真的一点都不怕死?”林福松摇摇头:“孩子,都说我最了解你爸,这次他太淡定了,让我都不认识他了。”
令林福松更想不到的是,当天晚上,林福松一个人在病房照顾弟弟时,林福溪突然对他说:“哥,我知道我快要走了,你可不要忘记我们当初的约定哦!”约定?林福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没等他发问,林福溪就说道:“我们当初说好的,一起捐献遗体,为社会做贡献啊!” 弟弟这分明在安排后事呀!林福松一怔,只好顺着弟弟的意思开玩笑道:“你捐了,就不怕医生在你身上千刀万剐啊!”林福溪听了更乐了:“只要能最后为社会做点贡献,千刀万剐算啥。”
第二天,林福溪将这事跟儿子和妻子说了,尽管开明的儿子认同父亲的想法,可于秀艳却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她觉得他们就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老百姓,没必要这样做。林福溪理解妻子,他尽力地劝说,执著地坚持着。见说不服丈夫,又怕影响他的情绪,于秀艳只得含泪同意他的做法。
捐了遗体还要举办生前告别会
几天后,林福松联系到一个红十字会的志愿者,请求他帮忙联系弟弟捐献遗体的事。那志愿者是贵州省红十字会捐献遗体服务队的队长,接到电话后,他迅速来到医院。在病房里,见到面带微笑的林福溪,那志愿者便拿出手提电脑,准备给他播放关于捐献的宣传知识视频。可还没等他打开,林福溪就微笑着打断道:“先生,捐献知识我们都懂,我有思想准备,你直接给我办就是了!” 那志愿者很吃惊:“我做过很多捐献服务工作,还没见过死亡之前,像你这样平静的人呢?”一旁的林福松莞尔一笑。因为那志愿者不知道,弟弟早在多年前已和他有过约定了。
第二天,红会的几个工作人员给林福溪办了捐献手续。林福溪非常高兴,还特意和哥哥留影纪念。当笑容灿烂的孪生兄弟定格在镜头时,护士争相看他们的相片,乐翻了天:“他俩真是太像了,几乎让我们认不出来了!”林福松笑不出来,他只想哭。夜深人静,守在弟弟床前的他,了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熟睡中的弟弟,心想:多么好的弟弟呀,可自己却很快就要失去他了。如果弟弟没得这个病多好啊!
就在林福松打算好好陪弟弟度过最后时光时,林福溪又做出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这天,那位志愿者特意来医院看望林福溪,闲聊中,他们又谈到生死的话题。林福溪当即脱口而出:“死亡其实是另一种存在方式。我想举办一场人生告别会。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人死了拉到火葬场,之前,亲朋好友送些花圈花篮,算是送完最后一程。可我要捐献了遗体,就没这种机会开追悼会了,不如提前送我一程……”这正迎合了多年做捐献服务的那位志愿者的心意。一旁的林福松也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举双手支持他的想法。然而,兴奋之余,那位志愿者却还是有点犹豫地说:“你还是和家人商量好,如果同意了,我就负责给你搞!”林福溪爽快地答应了。 弟弟决定为自己举办人生告别会,这样的场面毕竟只有在电影中才出现,现实生活中至今在全中国还没有人做过。对此,林福松又不禁有点担心,首先弟妹和侄子能接受吗?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