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有点不—样,我的2012要脱线

  恭喜你,进入非同寻常的2012年!
  在唯物主义者占大多数的今天,2012“末日传言”的拥趸之所以如此之众,并非人人都是玛雅人的信众,而是生活目标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迷茫的人们,需要虚拟一个“末日”,以瞽酲和激励自己:有些事情,如果我再不去做,以后就永远不会做了!
  那件事情,在你心中一直跳跃,舞动,鼓噪,企图引起你的注意,获得你的关注。你却一直打压它,忽视它,冷落它,生怕自己的生活脱离轨道,偏离常规——明明知道会后悔。
  脱线,是一种好品德。
  2012年,这么特别的年份,你难道不想做一点特别的事情吗?抓紧时间,成为一名脱线达人,跳脱常规生活,大胆尝试新鲜!
  脱线,最IN的解释,是指那些敢于做出令人大感意外、跌破眼镜事情的人。
  比如,黄西。
  他是这两年最红的脱线达人,身份是美籍华裔,生化博士。2010年,他因为红透美国白宫的记者年会而名声大噪——更令人惊叹的是,令他大红大紫的职业标签并非科学家,而是脱口秀达人。
  科学家=脱口秀?
  是的,你没看错。
  一夜成名之前,黄西白天在实验室里严谨地研究青蛙卵,晚上在俱乐部里说段子逗人发笑……直到他的表演视频在国内大红大紫,父亲才知道儿子居然在国外说起了“相声”,大感意外。他敢脱线,追求梦想,大胆尝试,不惧颠覆,而更多的人早已习惯了“想想,算了,洗洗睡了”,那些美好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
  如果芙蓉姐姐不脱线,专心复习考研而不是发表自己惊天地泣鬼神的舞蹈照片,今天她不过是一枚普通妇女,哪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笑喷网络的时刻!
  如果桐华不脱线,专心财经事业而不在晚上写小说赚人气,她会是一名职场精英而不是今天的“言情天后”,《步步惊心》的粉丝们该有多遗憾?
  如果……
  太多太多的如果里,有没有一项,属于你?
  2012已经来了,在这个别致的励志宣言面前,抛开那些束缚你的庸庸碌碌,忘记一切,跳出固有生活,意气风发地奔向心中的愿望吧!
  脱线达人的美好生活
  脱线达人并非人人都是成功人士,但是每个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非常闪亮的脱线点,他们勇于尝试,不循规蹈矩,不走寻常路。
  我们不过普通人一枚,当你拗不过梦想的时候,去试试又能怎样?
  即便不能人人成功,至少你能获得巨大的快乐。
  列小言目前不在线
  列小言最近的QQ总是“不在线”状态,跟她以前天天亮着头像对比太过鲜明。
  2008年之前,列小言在济南的一家报社工作。她是报社的正式职工,通俗地说就是人人艳羡的“在编”,但是她总不满意自己的状态,“我每天工作都很不快乐,即便不累,我也不高兴。朝九晚五,每天打打电话,整理文件……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她是名副其实的宅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会做饭,爱洗衣,收拾家务超一流,半个小时能烧出一桌子好菜。父母亲四十多岁才获得这颗掌上明珠,因此对列小言格外保护,她这么大了,最北到过这个城市的北面,最南到过这个城市的南面,最东到过这个城市的东面,最西到过这个城市的西面……朋友认定她是天生乖乖女,贤妻良母的好苗子。
  其实她最开心的事是泡在驴友论坛里,看网友们的旅行日记,有时候打开驴友群,看人家热火朝天地聊,她在电脑屏幕前发呆。每年公休假,她也无数次有做一次背包客的打算,但每次都没有成行,最后都是在城市商场里度过。
  30岁生日前夕,列小言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是一个驴友给她从尼泊尔寄来的围巾,站在镜子前,她将围巾缠在脖子上,端详良久,突然下了决心:我要出去!
  “我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在红色围巾的映衬下显得很灿烂,如果我再不出去,每次都犹犹豫豫要下次再成行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她用了三天时间,想好了整体计划:给自己放假一年,出门旅行,跟父母暂时隐瞒辞职的事情,说是工作需要出去的好了。毕竟这是份很稳定的工作。
  这一切,居然被她安排得很周到。只是,辞职前要好的同事都劝她三思,这是一份人人艳羡的“编制身份”,她这么轻易地抛弃了,以后后悔怎么办?
  她顾不了那么多,工作可以再找,青春与梦想却追不回来。
  2009年,整整一年,她都在徒步旅行,偶尔在路上遇到投缘的驴友,会结伴同行,也有时候,会在凤凰和丽江的小店里暂时停留下来,打工赚一点旅行费用,更重要的是,慢慢品味当地慢悠悠的生活。
  2010年,列小言回到济南,带着满心的快乐和满脸的笑容。她已经无法去适应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段时间她和电台合作,每周一次,为他们的旅行活动拍摄照片,赚生活费是很容易的事情。朋友劝她找一份工作安顿下来,她却笑说:“飘出去的心,是飘不回来的。我打算继续脱线下去好了,以前总是生怕有什么闪失。现在看看,有什么呢?我偷偷溜出去玩,世界不是照样转得很好吗?”
  她说现在去做影视行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且时间很宽松,方便她随时开小差,
  “可以经常跟着摄影师出去踩点儿,因公旅游,多好!”
  “哎呀爸爸”的乐与路
  “哎呀爸爸”是汪小星和陈云的组合名称,因为他们都当爸爸了。
  汪小星和陈云是大学同学,学的是机械专业,大学时代组过“星云”乐队,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晚会上,也曾经技惊四座,迷得许多女孩子在台下尖叫“我爱你们”。至今提起当年的风光,两个人仍无限怀念:我们也是昨日之星啊!
  大学毕业后,汪小星两人都成了名副其实的上班族,虽然还时常联系,偶尔一起吃饭聊天,但很少再谈起唱歌的事情了,所谓乐队,剩下的只有一把搁在汪小星家储藏室的旧吉他。
  同学聚会时,常会有人起哄:唱一个,唱一个!每次唱完“成名曲”《冷酷到底》,两人都会眼睛湿润,四目相对,哑然无语。有同学起哄:“你们也就是没赶上好时候,如果当年有这么多选秀节目,你俩也红了!”说着说着便怂恿两人:你看《老男孩》感动了多少人啊,你们干脆去参加电视选秀好了!
  两个人当时都没接茬儿,谁心里都没底,尤其是汪小星,已经是公司的技术部副部长,去参加选秀合适吗?
  那天,汪小星在央视星光大道看到了“大衣哥”唱歌,终于忍不住给陈云打电话:“咱俩去参加电视选秀吧!大衣哥还是一个农民呢,都敢去唱,咱怕什么?”陈云说:“我正有此意,就是这两天一直在琢磨,怎么说服你呢!”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