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表于2017-03-20日
2011年8月,北漂的段小磊成为腾讯的一名前台保安,负责20楼的安保工作,但半年后,他便华丽转身,飞升至腾讯研究所的程序员,被腾讯CEO马化腾赞为“2012年最励志保安”。从前台保安到腾讯工程师,段小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他身上,又有何让人惊叹的励志故事?
1988年,段小磊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普通农家,18岁时顺利考入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大学里的段小磊个子不算高,长相不算帅,成绩也不算最拔尖,但他十分热爱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常常在同学们休闲娱乐时带着书本去实验室学习,即便是在大四下学期大部分同学都把心思放在就业上时,他依然一直在学校里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毕业设计。最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年的努力为段小磊换回了优异的毕业成绩,以及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双学位。
2011年7月,段小磊毕业了。带着“做乔布斯那样的终极产品经理”的IT梦想,段小磊揣着满腔热情只身奔赴北京,开始了寻梦生涯。“北京冬天冷,夏天热,春天有风沙,但是北京有年轻人的梦想,所以我来了,我在这儿!”站在北京街头的那一刻,段小磊对自己说。
然而,在拥挤的人群中奔波两个月后,既无工作经验又不是名牌院校毕业的段小磊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更要命的是,生存都即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屡战屡败的现实让段小磊陷入了沉思。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曲线救国”方案——去IT公司当保安。这样不仅能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使自己离梦想更近。
几经周折后,段小磊将目光锁定在了腾讯北京分公司。腾讯有很多岗位对外招聘,除了IT业内的工种之外,还包括前台保安之类的服务岗位。段小磊想了想,最终决定从事上手很快的前台保安工作。做出决定的那一天,他这样说服自己:第一,求职保安成功率百分之百,能尽快实现自食其力,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在腾讯可以了解到很多前沿的IT业信息,能保证自己与IT业的基本关联,甚至可以找到“变身”的机会,“常在河边走,肯定会湿鞋”。
就这样,段小磊“眼低手高”地选择了保安的职位,2011年8月24日,他应聘成功,成为腾讯北京分公司银科大厦20楼的前台保安。
段小磊这个“80后”男孩给同事们的印象却不太像“80后”,他诚恳,踏实,细致周到且谦逊有礼。
每天早上5点半,段小磊就会起床,6点半准时从朝阳区北沙滩坐公交车到位于海淀区苏州街的银科大厦上班。之所以如此提前,是因为,“如果晚10分钟就有可能会在路上堵1个小时,而作为前台保安,你需要在尽早的时间内赶到公司为其他同事做好可能的服务。”
除了早到,段小磊还将前台保安的服务做到了极致。每天,他都坚持走楼梯从1楼到20楼,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每层楼的情况,然后分享给每个可能需要的人。有段时间,20楼的一位员工也试着每天爬楼梯上班,段小磊第一次碰到后,马上跑上前特意提醒他:“11层和12层的烟味比较重,不过9点以前其他楼层几乎没烟味。”
此外,段小磊还细心地从小处入手为同事们做好服务。他能叫出20层所有人的名字,每天早上会告诉每个人他是第几个到,还会给同事们一些工作或者生活上的提醒,比如“今天和明天从夜晚12点到凌晨3点会停电,请大家提前保存数据”,“明天会变天,注意加衣服”,“今天加班这么晚,回去好好休息”……最开始,段小磊的这些举动引来了不少人的冷眼甚至是心理防范,可段小磊并不在意,照样做好自己,遇到冷面孔时,他便这样告诉自己:“当你对别人微笑的时候,别人也许并不对你微笑。那么,请继续对他微笑。也许前99次面对的都是对方的冷漠,第100次面对的就是对方的微笑了。”
果真,坚冰慢慢地被段小磊融化。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同楼层腾讯研究院的很多员工还和他成了朋友,经常一起打羽毛球、玩桌游。
一切顺风顺水,似乎可以暂时将息一会了。但段小磊不,每天在前台连续站七个小时腰酸腿酸脚痛后,回到住地他还要看书学习至晚上十点。上班的间隙,他也会拿着各种IT书籍看。有时碰到难点,他便会主动请教腾讯研究院的那帮朋友,而那帮朋友发现他在看计算机方面的书时,也会耐心地主动为他解答一些专业问题。当然,也有人开玩笑说他这是在做无用功,每每此时,段小磊总会诚恳地回答:“这段时间也许学到的知识不多,但是这种经历就是一种财富,是一辈子可以珍惜的东西。”
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2012年2月,腾讯研究院急需一批外聘员工从事基础性的数据整理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员工熟练操作电脑,对数据敏感,有责任心。招聘需求一出,一名负责人马上就想到了段小磊,“他一直是非常努力、非常有理想,也很好学,应该能胜任”。于是,这天,这名负责人半开玩笑地对段小磊说:“你要不要来帮我们做数据标注的外包工作?”令负责人意外的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段小磊找到了她:“我已经正式辞去前台保安的工作,可以来帮你做数据标注工作了!”
再度无业的段小磊再次进入一系列的面试考核,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顺利晋级,从前台保安摇身一变成为腾讯研究院的程序员,负责数据整理和数据运营。
获得新的平台,离梦想更近一步的段小磊进步神速,很快成为团队里的风云人物。2012年2月9日,段小磊在微博上兴奋地记录道:“今天听了腾讯学院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课,我们小组创建了一个公司叫iSee科技,我担任CEO。”
如今的段小磊,在20楼有了新的工位,他的桌子上放着自己养的花,还贴了各式各样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各种工作任务和励志内容:“我会的东西还很少,还要继续学习。”“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前辈请教。”“每天浏览行业信息不少于30分钟;每个月发一篇有深度的博文……”
2012年3月,段小磊的故事被知情人士放到微博上后迅速传播开来,两个小时内被转发20000多条,腾讯CEO马化腾也兴奋地转发,并举贤不避亲,笑呵呵地封段小磊为“2012年最励志的保安”。
但是,外界多纷扰,我自独岿立。对于一切夸赞,年轻的段小磊都一笑带之:“现阶段,我只想安心工作和学习,等真正学有所长的时候,才谈得上成就。”
“决定我们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不是出身、学历和今天站在哪里,而是当你决定往前走时,下一步迈向哪里。段小磊心中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像乔布斯那样的终极产品经理,创造出能改变世界的产品。他正在这条路上,也许未来的某天他真的便一飞冲天了。”所有熟悉他的同事们,都这样点评。
1988年,段小磊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普通农家,18岁时顺利考入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大学里的段小磊个子不算高,长相不算帅,成绩也不算最拔尖,但他十分热爱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常常在同学们休闲娱乐时带着书本去实验室学习,即便是在大四下学期大部分同学都把心思放在就业上时,他依然一直在学校里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毕业设计。最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4年的努力为段小磊换回了优异的毕业成绩,以及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两个专业的双学位。
2011年7月,段小磊毕业了。带着“做乔布斯那样的终极产品经理”的IT梦想,段小磊揣着满腔热情只身奔赴北京,开始了寻梦生涯。“北京冬天冷,夏天热,春天有风沙,但是北京有年轻人的梦想,所以我来了,我在这儿!”站在北京街头的那一刻,段小磊对自己说。
然而,在拥挤的人群中奔波两个月后,既无工作经验又不是名牌院校毕业的段小磊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更要命的是,生存都即将成为最大的问题。
屡战屡败的现实让段小磊陷入了沉思。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实现梦想的“曲线救国”方案——去IT公司当保安。这样不仅能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使自己离梦想更近。
几经周折后,段小磊将目光锁定在了腾讯北京分公司。腾讯有很多岗位对外招聘,除了IT业内的工种之外,还包括前台保安之类的服务岗位。段小磊想了想,最终决定从事上手很快的前台保安工作。做出决定的那一天,他这样说服自己:第一,求职保安成功率百分之百,能尽快实现自食其力,解决温饱问题;第二,在腾讯可以了解到很多前沿的IT业信息,能保证自己与IT业的基本关联,甚至可以找到“变身”的机会,“常在河边走,肯定会湿鞋”。
就这样,段小磊“眼低手高”地选择了保安的职位,2011年8月24日,他应聘成功,成为腾讯北京分公司银科大厦20楼的前台保安。
段小磊这个“80后”男孩给同事们的印象却不太像“80后”,他诚恳,踏实,细致周到且谦逊有礼。
每天早上5点半,段小磊就会起床,6点半准时从朝阳区北沙滩坐公交车到位于海淀区苏州街的银科大厦上班。之所以如此提前,是因为,“如果晚10分钟就有可能会在路上堵1个小时,而作为前台保安,你需要在尽早的时间内赶到公司为其他同事做好可能的服务。”
除了早到,段小磊还将前台保安的服务做到了极致。每天,他都坚持走楼梯从1楼到20楼,在这个过程中熟悉每层楼的情况,然后分享给每个可能需要的人。有段时间,20楼的一位员工也试着每天爬楼梯上班,段小磊第一次碰到后,马上跑上前特意提醒他:“11层和12层的烟味比较重,不过9点以前其他楼层几乎没烟味。”
此外,段小磊还细心地从小处入手为同事们做好服务。他能叫出20层所有人的名字,每天早上会告诉每个人他是第几个到,还会给同事们一些工作或者生活上的提醒,比如“今天和明天从夜晚12点到凌晨3点会停电,请大家提前保存数据”,“明天会变天,注意加衣服”,“今天加班这么晚,回去好好休息”……最开始,段小磊的这些举动引来了不少人的冷眼甚至是心理防范,可段小磊并不在意,照样做好自己,遇到冷面孔时,他便这样告诉自己:“当你对别人微笑的时候,别人也许并不对你微笑。那么,请继续对他微笑。也许前99次面对的都是对方的冷漠,第100次面对的就是对方的微笑了。”
果真,坚冰慢慢地被段小磊融化。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同楼层腾讯研究院的很多员工还和他成了朋友,经常一起打羽毛球、玩桌游。
一切顺风顺水,似乎可以暂时将息一会了。但段小磊不,每天在前台连续站七个小时腰酸腿酸脚痛后,回到住地他还要看书学习至晚上十点。上班的间隙,他也会拿着各种IT书籍看。有时碰到难点,他便会主动请教腾讯研究院的那帮朋友,而那帮朋友发现他在看计算机方面的书时,也会耐心地主动为他解答一些专业问题。当然,也有人开玩笑说他这是在做无用功,每每此时,段小磊总会诚恳地回答:“这段时间也许学到的知识不多,但是这种经历就是一种财富,是一辈子可以珍惜的东西。”
机会,总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2012年2月,腾讯研究院急需一批外聘员工从事基础性的数据整理工作。这项工作要求员工熟练操作电脑,对数据敏感,有责任心。招聘需求一出,一名负责人马上就想到了段小磊,“他一直是非常努力、非常有理想,也很好学,应该能胜任”。于是,这天,这名负责人半开玩笑地对段小磊说:“你要不要来帮我们做数据标注的外包工作?”令负责人意外的是,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段小磊找到了她:“我已经正式辞去前台保安的工作,可以来帮你做数据标注工作了!”
再度无业的段小磊再次进入一系列的面试考核,不同的是,这一次,他顺利晋级,从前台保安摇身一变成为腾讯研究院的程序员,负责数据整理和数据运营。
获得新的平台,离梦想更近一步的段小磊进步神速,很快成为团队里的风云人物。2012年2月9日,段小磊在微博上兴奋地记录道:“今天听了腾讯学院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课,我们小组创建了一个公司叫iSee科技,我担任CEO。”
如今的段小磊,在20楼有了新的工位,他的桌子上放着自己养的花,还贴了各式各样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各种工作任务和励志内容:“我会的东西还很少,还要继续学习。”“多和同事交流,多向前辈请教。”“每天浏览行业信息不少于30分钟;每个月发一篇有深度的博文……”
2012年3月,段小磊的故事被知情人士放到微博上后迅速传播开来,两个小时内被转发20000多条,腾讯CEO马化腾也兴奋地转发,并举贤不避亲,笑呵呵地封段小磊为“2012年最励志的保安”。
但是,外界多纷扰,我自独岿立。对于一切夸赞,年轻的段小磊都一笑带之:“现阶段,我只想安心工作和学习,等真正学有所长的时候,才谈得上成就。”
“决定我们未来命运的关键因素不是出身、学历和今天站在哪里,而是当你决定往前走时,下一步迈向哪里。段小磊心中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像乔布斯那样的终极产品经理,创造出能改变世界的产品。他正在这条路上,也许未来的某天他真的便一飞冲天了。”所有熟悉他的同事们,都这样点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