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登山的罪与罚

   2002年,登山界名人“独行马”马一烨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商业登山探险公司——刃脊探险。之后的十年,登山探险公司作为社会服务业崛起,目前已有约50家注册公司开展正规的商业登山活动,而非正规的公司则不计其数。
  国内著名登山运动员、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李致新在2002年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谈到当年的乞力马扎罗攀登。“这次登乞力马扎罗,我们的报名费用是5万元。”李向记者解释这里面的构成,“服装、器材费是一部分、交通是一部分、还有我们收取的综合服务费,去除上缴给当地政府的注册费外,我们的利润可以达到75%。”这是国内尝试让参与者直接付费登山的开始,也是商业登山发展的最初模型。十年之后,商业性质的登山活动在国内可谓遍地开花,这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客户需求与经营利益。
  昂贵的少数派运动
  珠峰至今已有数千人次登顶,绝大部分是近20年通过商业登山实现的。正是通过商业登山,很多普通人才能够实现“世界最高峰之梦”。当然,这个梦很昂贵。
  目前民间爱好者想要攀登珠峰,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国外登山服务公司,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出发;二是经由北坡,这条线路目前只有西藏圣山探险公司有经营资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来自西藏登山学校。
  此前有媒体报道,从北坡登珠峰的“门票”高达28万元人民币,让人惊呼这是一项贵族的运动。
  据详细了解,高山探险必须的装备自己购置自己较好的全套装备至少4、5万)以及高山氧气瓶等费用价格不菲,另据一些山友反映,还需要给向导及协助一些“小费”,才能确保他们尽心尽力的服务。如果想要顺利登顶,攀登的总花费肯定在30万以上。
  登山就是一项烧钱的运动,据中国登山协会前秘书长于良璞介绍,1960年中国首次登珠峰,当时政府一次性下拨几十万美元的外汇,那次攀登珠峰的花费差不多相当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的全部投入费用。而2003年由业余爱好者组成的中国登山队,服务阵容也是空前强大,预算约为180—220万,这还不包括十几万美元的雇佣夏尔巴的费用。
  尼泊尔南坡被视为难度系数相对较低,这里的商业登山开发也较早。有多家国际大公司进驻这个市场,互相之间存在竞争,服务和配套也相对完善。近年来攀登珠峰成本上涨,很大部分原因是尼泊尔政府提高了对登山者的收费,其中春季(也是旺季,5月是珠峰最适合攀登的时间)个人收费达到2.5万美元,团队登山相对便宜,相当于1个人只征收1万美元。再加上训练费、营地费、伙食费、挑夫费等,总费用将达到4—6万,甚至更多。
  巨大的花销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有些爱好者倾一辈子的个人财富来到珠峰,或许是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去年5月底,一位33岁的加拿大女登山者丧命珠峰,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她太心疼钱。出事前,专业的向导劝她,前方出现了拥堵、务必返回,她的回答是:“我花了很多钱才来到这里,爬到顶才是我的梦想。”
  像来自西班牙的罗塞尔探险公司,属于面向高端客户的服务公司,他们推出的攀登珠峰报价接近10万美元,提供服务的都是经验丰富的顶级夏尔巴。
  商业登山面向的是业余爱好者,昂贵的花费会增加他们的安全系数。想要攀登的人太多,珠峰只有一座,属于稀缺资源,提升价格是是杠杆调节的一种方式。2012年5月26日,珠峰南坡就因为同时冲顶人数太多而不堪重负,出现“大堵车”,导致4名登山者丧尘。而北坡虽然登山人数不多,但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向导和切,助经常供不应求。中国登协的罗申就感慨:“攀登珠峰毕竟还是属于少数人的运动。”
  被商业绑架的山峰
  据了解,现在全国有十余家专门提供商业化登山服务的公司,包括圣山(拉萨)、川藏高山向导协作(成都)、极度探险(北京)、百岳户外(温州)等。但因为珠峰特殊的地理地势,为登山提供向导、教练等服务的专业人员都是生长于斯的本地人,且具备长期的攀登经验,因此除了拥有本地教练的圣山公司,外地的登山服务公司,几乎无法取得西藏体育行政部门的登山许可。
  百岳户外登山探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朝辉表示,为了规避繁琐的报批手续,同时减少一些登山费用,他经常舍近求远,带客人到尼泊尔一侧攀登珠峰。在尼泊尔攀登珠峰的商业报价通常在3,5-4万美元(约22-25万元人民币)之间,比国内略低,但由于有多家高山探险公司竞争,价格经常波动。如果是纯粹的自主攀登,不请夏尔巴,不用建营,费用则更低,
  尼泊尔也有面向高端客户的登山服务公司,像罗塞尔公司攀登珠峰的报价接近10万美金(约63万元人民币)。巴塞尔公司组织的登山几近奢侈,大本营是一个可看风景的球形大账,里面吹着空调,有高档地毯和沙发,为客人服务的都是顶级夏尔巴。
  珠峰两侧并存两个商业登山市场,由于登山氛围、服务意识、报批手续的差别,许多外国登山者选择到尼泊尔登珠峰,“今年5月登山季,尼泊尔同时有几百人去攀登珠峰,出现拥堵。”郑朝辉说。
  在郑朝辉看来,如今的珠峰已成为了商业味道最浓厚的一座山峰。“从技术上讲,珠峰已经没有难度和新鲜感。商业登山公司已经把路绳铺好,攻克了沿途所有的技术难点,登山者只须有充足的体能,在大本营充分适应高海拔气候,到时把身子挂在攀登器上,拣个天气好的日子,沿路绳一路爬上去就能登顶。”
  郑朝辉表示,“阿尔卑斯”式登山者早已不屑于攀登珠峰这样的山路。
  除了珠峰,西藏还有78座6000米以上高山,四川也有攀登难度比珠峰还高的贡嘎山、四姑娘山,吸引着全世界热爱自山攀登的登山者。
  从全国来看,因为多山的环境,四川的登山运动开展得较为全面,一方面跟其规范化操作登山管理规章制度有关,另一方面,跟四川的山峰资源适合入门级登山有关。川藏高山向导协作队领队苏拉王平告诉记者,他们开辟了一些成熟的攀登路线,比如常年提供5000米级新手体验攀登的奥太娜山、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三峰,同时提供一些6000米、7000米级别的中高极攀登商业服务。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