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百合”之谜

“金百合”计期

  

  从东北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凭借武力侵占了中国的大半领土。伴着野蛮铁蹄的永远是明火执仗的掠夺。最令人震惊的是,日本的洗劫从不是盲目性的,也不是以士兵的个体分散掠夺为主,它是有高度组织性的洗劫计划,并以裕仁天皇的一首俳句命名,它就是“金百合”计划。

  “金百合”计划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正式启动,原因是日本高层害怕士兵零星抢劫会破坏价值连城的文物,同时令金银财宝落入私人之手,天皇统治集团要占据这巨额的财富。该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是裕仁天皇的弟弟秩父宫,其他皇室成员负责日本在各个占领区的分支机构。“金百合”计划的执行者是日本军队,参与者是日本大企业,帮凶则是日本的黑帮。此外,“金百合”还网罗了很多文物鉴定、运输和建筑专家。

  至今,日本劫夺的财富仍无法精确统计,有资料显示,仅在菲律宾隐藏的宝藏,就价值777万亿日元(这还是1944年的价值,当时汇率是4日元兑换1美元)。

  

  贪婪的魔爪

  

  对于中国,日本劫掠是全方位的。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就占领了沈阳的银行大楼、边疆银行和东三省银行的金库,并相继洗劫了所有的省行以及各地支行,将黄金及货币据为己有。

  日军攻占南京后,宪兵紧紧盯住南京富商大贾、帮会首领,动用所有手段,甚至不惜绑架,抢劫了6000吨黄金,此外还有无法统计的钻石、珠宝。为了掠夺中国的古籍珍本,日本甚至特别派出了大批学者和僧侣,1958年春,多述1000名日本僧侣和学者,以对书籍进行整理、蝙目为名来到南京。此后又动用了;500辆卡车将书籍运到上海,最后运回日本。所有在南京有组织掠夺的物品,都由秩父宫监督登记遣册。由日本皇室成员贴封后运回日本。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用5个月的时间席卷了东南亚,占领新加坡后,秩父宫在此建立了“金百合”计划的地区总部,把吉隆坡和槟榔屿作为了抢劫赃物的中转站。在吉隆坡,日本人在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金库,抢到了大批金砖。他们还从马来西亚各省的马来酋长和华侨手中抢劫了大批黄金。在柬埔寨,日本人抢到的金砖尺寸为15.5厘米×5厘米×5.7厘米,纯度高达92.5%。由于东南亚诸国佛教盛行,很多富裕的信徒,用黄金铸造了佛像,为防盗窃,他们在佛像外面又敷上石膏。日军把大量佛像,推倒砸开。通过这种办法,被他们夺走的黄金佛像,单单在缅甸就有8吨之多。

  菲律宾同样损失惨重,当时菲律宾国库中有51吨黄金、52吨银块、140吨银币和2700万美国财政部公债,还有大量的宝石和债券。另外,在花旗银行还储存了2吨的个人黄金以及宝石和其他贵金属。除1942年美国“鲑鱼号”潜艇带走7两卡车私人黄金和数吨银币外,其余财富均落八日本人之手。

  按照“金百合”计划,在东南亚各国掠夺的财富先被运到马尼拉,然后转运东京。而股票、证券、持金证书等非物质财富,则被送往横滨正金银行,然后再转到日本人在中立国银行开设的账户上。当时,横滨正金银行的最大持股人就是裕仁天皇,至少可以确认,到二战结束时,裕仁已拥有资产一亿美元,这相当于今天的10亿美元。

  “金百合”掠夺的巨额财富,绝大多数进了日本皇室的腰包。但中途岛海战失利后,日本高层决定在菲律宾就地掩藏财宝。从1942年开始,在马尼拉市区开始建筑规模巨大而不易被发现的地下工程。除马尼拉外,藏宝点遍及菲律宾各地。对“金百合”计划来说,当这些财宝被掩埋起来的时候,故事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罪恶的财宝

  

  实际上,美军早在战争初期就注意到日本劫掠大量黄金的问题。为此,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服务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跟踪日本掠来的黄金。

  美军历经两年,成功地打开了一些藏金洞。在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提议下,美国利用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日本战争掠夺来的财富,设立7一个秘密的全球政治活动基金,以扶植一批亲美反共的政权,建立美国的战后霸权。这个基金因所发现的纳粹黄金上出现的黑鹰而得名,被称为“黑鹰信托基金”。

  然而,美军的发现只是极其庞大的日本掠夺财富的一部分。1971年,一位叫罗哈斯的业余寻宝者,意外进入了一处当年日军的藏宝点,发现了一座重达一吨的金佛和一些金块。然而,厄运也随之降临,找他麻烦的人就是当时已经身为菲律宾总统的马科斯,而藏宝点的东西都落入了马科斯手中。为了更多地占有无法估量的财富,马科斯寻求与日本人合作。从那里,马科斯7解到必须找到一个叫本·维尔莫雷斯的人,才能顺利找到具体的藏宝情况。原来,本·维尔莫雷斯是日军内负责掩藏黄金的竹田宫在菲律宾时期的仆人。在马科斯的威逼利诱下,本无奈地选择了合作,提供了40张藏宝图,这当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显然意识到如果全部献出,只能加速自己的死亡进程。马科斯为7发掘宝藏,还请来了一批美国专家,哄骗他们说将共同分享宝藏。

  挖宝工作进展很快,首先是战争末期被美军击沉的“那智”号救护船,上面价值60亿美元的黄金落入了马科斯一个人之手。随后,根据本·维尔莫雷斯的指导,特雷萨一号藏宝点的发掘也取得进展,该处的黄金至少在80亿美元以上,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落入了马科期个人手中,马科斯家族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黄金的黑幕

  

  美国利用找到的日本掠夺财产,设立的秘密基金主要有三部分:M基金、四谷基金和基南基金。这几种基金被不同人掌握,其用途也有区别。M基金的主要创建者,是有日本“太上皇”之称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目的就是扶植日本政府中的亲美势力,维持美日政府的特殊关系。这一基金是最主要的一种基金。四谷基金是用来控制和操纵日本黑社会势力的,主要用于绑架、敲诈和勒索活动。基南基金则用以贿赂战争审判的证人或贿赂中间人,让他们作伪证,也用于贿赂制止人们对有关日本生化作战以及日本皇室进行大规模劫掠行为作证。

  1951年,美日之间令人惊奇地迅速达成了《旧金山和约》,美国不顾盟友反对,并拒绝其他国家和本国公民对日本进行索赔的要求,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一再声称,日本在战争中已遭到毁灭性打击,根本无力满足其他国家的赔偿要求。此后的事实证明,美国政府和艾奇逊都是在撒谎,这一切秘密都掩盖在“金百合”黄金下的黑幕里。

  战后几十年,M基金在日本政治和日美关系中起到极为重要的幕后指挥棒作用。美国和日本少数政客通过对该基金的操控,成功地控制了日本政局和政治势力的走向。例如上世纪40年代后期,日本社会党赢得大选,引起了美军占领当局的恐慌,当时第一次动用了M基金,悄无声息地破坏了社会党的声誉,亲美的右翼势力得以上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驻日美军大批抽调到朝鲜战场,美国决定从M基金中拿出5000万美元,支持日本重新武装。上世纪整个50年代,该基金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这段时期也是美日关系的“蜜月期”。

  20世纪70年代,刚当上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7取得日本支持,答应将基金控制权交给当时的日本首相岸信介,从此美国失去了对该基金的控制权。当时这笔基金已经达到500亿美元之巨,岸信介死后,将基金的控制权交给了田中角荣,田中使得这一基金增加到近600亿美元之巨。得益于这笔基金走上日本政坛的仅首相就有岸信介、田中角荣、竹下登、中曾根康弘、宫泽喜一等,其他还有副首相后藤田正淳、自民党副总裁金丸信等,日本政坛上一大批的显赫人物。也就是说,它几乎主导了二战后30多年日本政局的基本走向。

  

  选自《生活文摘报》2007.2.2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