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心目中,山西人是最“抠门”的。一则笑话说,山西人用扇子的方法是把扇子固定起来,让头左右摇动,以保护扇子。这是我听过的最挖苦的“黑色幽默”了。
应该说,与徽商的奢侈相比,晋商即使在创业成功后也是节俭的。但那些成功的晋商并不“小气”。仅看他们对员工、对家中佣人、对乡邻的行事态度,就显示出慷慨大度的大气。
晋商是如何对待员工的?我们来看一位昔商员工燕喜后人的讲述。燕喜曾经在乔家的大德通票号当学徒、工作过。他们的待遇如何呢?
先来看吃。晋商的掌柜、伙计都由东家供给食宿。他们的伙食是:“每天中午有酒有肉。冬天午饭顿顿加黄酒,还加两个火锅,一个是猪肉火锅,一个是羊肉火锅,各取所好。主食多是面食,花样繁多,有剔尖、拨鱼、拨面、涮面、拉面、擀面、圪垛儿、撅圪塔、压河漏、肉包子、扁食、烫面饺子、羊肉饺子、肉火烧、脂油饼、油糕等等。十天半月不重样。早饭晚饭一般是稀饭。冬天时早饭另有油茶、面茶,配有各种饼子:太谷饼、孟封饼、炉食、薄脆、糖墩墩、肉墩墩、火烧、卷子、馍馍等。”说真的,这许多吃的连我这个生活在小康之家的山西人也没吃过。甚至没听说过。
穿什么呢?“衣着穿戴十分讲究,属当时一流风貌。夏天穿丝绸长衫短衫,面料多用纺绸、串绸、春绸、宁绸、湖绉、线绉、石罗、夏布、玉水绸等;冬天常穿长袍、马褂、坎肩、呢子大氅,面料有贡丝缎、织锦缎、提花缎、坎缎、德国缎、铁机缎、礼服呢、直贡呢、双丝格、海胡绒、栽线、平绒等”。
交通呢?无论探亲还是公出,“走平川是轿车接送,走山路多是骡拖轿,有时也坐架窝子,民国以后也来过火车,一应花销全由柜上支付,几十年都如此。”
收入呢?燕喜的“劳金”第一年银子二两,第二年四两,逐渐增加到第14年的100两。还可以享受顶身股,三年分一次虹,从0.5厘起,过五年加一厘。民国十六年,燕喜辞商归里时,身股2.5厘,共分得银洋8000元。这些钱当时可在交城城内买宅院两处,在城北坡底村一带买良田二三十亩。
这样对待员工的东家,你能说“抠门”吗?这绝不是大德通票号一家的情况。如果其他商号、票号不这样善待员工,能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吗?
同样,乔家十分注重善待佣人。不仅保证佣人吃饱穿暖,还尊重佣人的人格。佣人偶有小过失,从不恶语相侵,更不打骂虐待。佣人的工资相当高,除吃住外,奶妈每年有80两银子,厨师有100两,其他佣人五六十两不等。逢年过节另有赏赐,并把面、肉、柴、煤按时送到佣人家中。对在家服务多年的老佣人都养老送终。乔家不以富而横行乡里,对每个人都平等相待。
此外,乔家的家风也处处体现“仁者爱人”的精神。乔家的一个传统是过年时给同乡的贫穷者送面、送肉,让他们过一个好年。乔家门口永远拴着几头牛,谁都可以无偿使用。如果乔家的狗咬了要饭的乞丐。从家里的太太到佣人,都会出来赔不是。无论衣服有没有咬破,都要给人家到高级裁缝铺买一件赔偿。乔家在第一次扩建大院时,想买一家张姓的房子,张家无论如何也不卖。后来张家出了人命官司,急于用钱,找乔家帮忙,乔家仍按高价买下。第二次扩建大院时,要拆迁王家的庙和大树,乔家另出高价又重在别的地方建了庙,种了树,以求邻里和睦。甚至在义和团起义时,乔家还救过七个意大利修女。
好人是有好报的。晋商大户尽管富可敌国,但并没有受到“仇富”的威胁。光绪年间,一股流窜的土匪想抢劫乔家,但在乔家找不到一个内应,在整个乔家堡村找不到一个耳目。面对乔家的高墙大院,只好知难而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乔家堡和邻村张庄发生械斗,乔映霞误伤人致死,有一佣人挺身而出顶罪。乔家在义和团起义时救过意大利修女,意大利政府给了一面国旗,以资表彰。日本人入侵后,乔家把这面意大利国旗挂上,日本人看到是盟友的院子就未破坏。直至解放后,这些大户人家的长工或佣人几乎没人出来控诉受剥削的“血泪史”。乔家当年的伙计王俊今年90岁,他仍把自己看成是“乔家人”,提起乔家无限亲热。
其实财富是过眼烟云的事,经营之道是技术层面的事,只有博爱的精神和做人之道才是永恒的。有了晋商的精神,才能做出晋商那样的事业;像晋商那样做人,才会有晋商的辉煌。
晋商的时代过去了,但他们的高尚品德永不过时。
选自《小民话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