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五种书体溯源

篆书:篆书分大篆、小篆。据段玉裁引注《说文·竹部》载:大篆为周代史籀所创。笔画刚劲而凝重,风格典雅而峻奇。小篆则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而成。

  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成,将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线条走向笔画化,更便于书写,始于秦代,普遍应用于汉魏。

  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因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相传为东汉时所创。行书中近于楷书的称“行楷”,近于草书的称“行草”。

  草书:为隶书通行后的草定体,有章草、今草、狂草之说。(蒋振民)

  选自《文学故事报》总第228期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