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干部必读”

儒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计十三部,通称“十三经”,其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文学、哲学、典章制度等领域,它们是我国封建社会考官者和做官者务必熟读、常读的一套书籍,可称为古代的“干部必读”。

  “十三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代的事,而是有一个几经变更逐渐汇集扩大的过程。战国之前只有“四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战国之后增加了《易经》、《春秋》。汉时撤掉《乐经》,遂成“五经”。东汉时期在“五经”的基础上又加《论语》、《孝经》,合称“七经”。唐代去“七经”中的《春秋》、《孝经》、《论语》,增添《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成为“九经”,并以“九经”为教科书和考试参考书求取官员。唐文宗太和年间又加入《孝经》、《论语》、《尔雅》,成为“十二经”,并“刻十二经,立石国学”。到了宋代,又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加了《孟子》,最终形成“十三经”。

  选自《团结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网站推荐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