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仑山脚下的一所军营里,只有四十几个军人,他们主要负责昆仑山地区的油管保卫任务。
每天早上点名——
刘挺。
到。
崔海军。
到。
程菲菲。
全体军人共同回答:到!
程菲菲是连队年龄最小的士兵,也是连队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但她已是有十五年兵龄的老兵了。
新兵下连,学习连史。老兵们就会讲起程老兵的故事。那年她才五岁,跟在内地当教师放寒假的母亲来这儿看望父亲。她的到来,成了军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战士的宿舍里,操场上,只要她一出现,战士们就让她表演节目。她从不拒绝,问,你们喜欢什么?
有战士说,给我们唱个歌吧。她就像模像样地开始演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有战士说,给我们跳个舞吧。她就张开双臂,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表演新疆舞,战士们看了就使劲鼓掌。虽然她就只会那两首儿歌,两段舞蹈,战士们却是百看不厌。
这天夜里菲菲感冒了,高烧不退,外边的大雪封了路,卫生员给她吃了退烧药,烧却一点也退不下来。天一亮,战士们纷纷请示:我们接力背菲菲去城里看病吧。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半天,觉得这办法不可行,因为连队离格尔木有二百多公里。战士们哄她:“菲菲,你要坚持住,等你好了,再给叔叔们唱歌跳舞。”她的小脸绯红,点点头,想了想说:“下次再来,我一定给你们表演更多好听好看的节目。”坚持了一天,菲菲的高烧转为肺气肿,半夜里走了:听到菲菲母亲低沉的哭声,战士们一下子涌了进来,他们摘下军帽,缓缓地举起了右手。
菲菲被埋在了格尔木烈士陵园外的角落里,凡是有战士进城或出差路过.都会买些好吃好玩的去看看她。战士们站在她的基前说,菲菲,我们来看你了,只要在咱连队待过的军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挂着你。你永远是我们的战友,是我们连队独一无二的文艺兵。
为了纪念她,连里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十五年了,兵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每次点名,点到她的名字,全体士兵就饱含深情地一起回答。
她这个编外女兵的兵龄只有六天。
强子摘自《短小说》
(作者:王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