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表于2017-03-11日
在我国古代,广大民众有没有性教育呢?当然有。不过没有那么系统、全面,而多用“形象化教具”,进行“暗示引导”的教育方式。“嫁妆画”和“压箱底”就是其中主要的两种。
“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有8张至12张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宫画,多用木版印制,乡土味、民间色彩很浓。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就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接受启蒙。
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拳头大小,外形多为吉祥的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知道“夫妻之道”。
这都是我国古代特别的性教育方式。当然,古代的性教育也绝不仅是“暗示引导”,也有一些性学古籍可供阅读,但不那么普及。少女出嫁时,奶娘、稳婆、小姊妹可能会教她;有时小姊妹们会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这些山歌都有性内容,唱山歌有调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启蒙的作用。
据《江南保健报》
编辑/王翠萍
“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有8张至12张不同性交方式的春宫画,多用木版印制,乡土味、民间色彩很浓。在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购买一两卷“嫁妆画”,放在嫁妆之中,随女儿带到夫家去,到了新婚之夜,就把“嫁妆画”铺在床上“照猫画虎”接受启蒙。
除了“嫁妆画”以外,中国古代还有一种性教育工具——“压箱底”。它是一种瓷器,拳头大小,外形多为吉祥的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知道“夫妻之道”。
这都是我国古代特别的性教育方式。当然,古代的性教育也绝不仅是“暗示引导”,也有一些性学古籍可供阅读,但不那么普及。少女出嫁时,奶娘、稳婆、小姊妹可能会教她;有时小姊妹们会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这些山歌都有性内容,唱山歌有调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启蒙的作用。
据《江南保健报》
编辑/王翠萍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